三个体系明确质量强省建设主攻方向
开展第二批“好品山东”遴选工作
□记者 唐晓宁 报道
(相关资料图)
本报济南4月24日讯 今天上午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山东省委、省政府近日印发的《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有关情况。
《纲要》提出,到2025年,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,从6个方面对目标进行了细化,设定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、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等9个定量指标。到2035年,质量强省建设卓有成效,质量竞争型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。
《纲要》明确了6个方面重点任务,其中包括铸就产业质量竞争新优势,提升产品、工程、服务质量水平,推动品牌高端化发展,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,打造质量基础设施创新应用高地,提升质量治理现代化水平。围绕上述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,《纲要》同步部署了质量竞争力提升工程、服务质量攀登工程、“好品山东”建设工程、质量基础设施能力优化工程、质量惠民工程5大工程。
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李宇红介绍,《纲要》是首个由省委、省政府印发的中长期质量纲领性文件,明确的主攻方向具体可以概括为“三个体系”建设:建设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,建设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,建设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。
《纲要》提出,要提升产品、工程、服务质量水平,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服务业扩容提质。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宋伟介绍,下一步将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、现代农业深度融合,深化业务关联、链条延伸、技术渗透,加快产业融合步伐;加快发展健康、养老、托育、文旅等服务业,扩大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各类服务供给;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,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服务领域。
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罗新军介绍,近年来,我省积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加快培育建设工业企业质量标杆,共培育54项全国质量标杆,数量居全国第一,省级质量标杆达195项。2023年,力争新增4项左右全国质量标杆,数量保持全国首位。每年新培育瞪羚企业400家、独角兽企业3家左右。到2025年,努力推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000家左右,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00家左右。
“2023年,省财政筹集资金5.7亿元,推动质量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。”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文毅介绍,省财政筹集资金1.3亿元,支持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;落实省长质量奖奖励资金,开展质量强县遴选,对首批10个质量强县各给予200万元资金激励;统筹资金1.64亿元,实施高价值专利综合奖补、知识产权保费补贴,支持打击品牌仿冒、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,为品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殷涛表示,将认真贯彻《纲要》中“促进工程质量水平提升”要求,从“开发、设计、交付、配套”四个方面提升住房品质。编制《改善住宅设计标准》,解决层高和采光通风、降噪隔声、无障碍设施、车位尺寸等群众关心问题;谋划建设一批海绵设施、口袋公园、公共停车场和水气热管道老化改造项目。
“去年首批223家‘好品山东’品牌公布后,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,标志着我省品牌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。”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刘运富说,今年,我省计划制定《“好品山东”区域公共品牌培育管理办法》,同时组织开展第二批“好品山东”遴选工作,计划遴选一批技术水平先进、产品或服务模式属全国首创或可填补国内空白、市场占有率高、品牌影响力大、行业引领示范性强的品牌。
针对质量基础设施建设,《纲要》明确,从硬件上,加快质量基础设施集约创新,到2025年,新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家以上,国家质检中心数量达到50家;从软件上,提高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,到2025年,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达到100个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