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快讯 >
通讯!少长咸集的羽毛球场有“扫地僧”出没

时间:2023-04-11 16:05:22    来源:

  • 来源:当代先锋网

    4月9日,由贵阳市南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、南明区后巢乡党委、政府指导,贵阳市南明区体育总会主办,贵州动益动体育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“茶康宝杯”2023年甲秀羽毛球公开赛圆满结束,315名羽毛球选手经过两天的角逐,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。但这还不是赛事最精彩的地方。

    开幕式上,出席嘉宾与运动员合影。

    赛场上的精彩瞬间。


    (相关资料图)

    “扫地僧”在球场散步

    周末的贵阳山水黔城动益动体育俱乐部羽毛球馆,参赛选手正挥汗如雨。谁最厉害? 一问,真有“扫地僧”的存在。

    位于山水黔城的动益动体育俱乐部。

    “彭筑庆你没看见? 那边穿橙色运动外套的就是。”赛事工作人员抬手指了指羽毛球馆另一侧正在和人聊天的“老头”说。

    六十多岁,一脸随和的外表。这是林丹师兄,贵阳羽毛球圈无人不知的“神”级存在。为什么他会出现在这个业余球赛的赛场?

    “现在的训练环境比我们那个年代好太多了。”彭筑庆在这座崭新的羽毛球场馆走了一圈笑着说。

    作为贵州首家集运动、文体艺教培、休闲娱乐、大健康理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,3000平米的室内羽毛球馆只是动益动体育俱乐部打造的项目场馆之一,桌球馆、恒温游泳馆、室内高尔夫、乒乓球馆、健身房、篮球公园、搏击俱乐部、文化中心等业态更数不胜数。

    “门口有糕点,有零食,进来,你也看见了,这么多绿植,场地是专用地胶,这就是我想象中的‘最美球场’。”一位前来参赛的球友激情点赞。

    非常专业的羽毛球馆。

    城市的岁月嬗变,总是让经历者猝不及防。

    回到1969年,10岁的彭筑庆被选入贵州省青少年羽毛球队,开始专业之路。

    他记得总是每天天没亮就开始训练体能,一个搓球动作要反复练习上百次。几年后,彭筑庆的技术突飞猛进,渐露锋芒。1977年,刚满18岁的彭筑庆入选国家羽毛球队,成为贵州当时唯一的“国字号”羽毛球运动员。

    在国家队,彭筑庆拜入着名教练汤仙虎门下。同门师弟林丹名满天下还是后来的事。

    永远没人知道命运旋转门会朝向哪一边。

    彭筑庆撸起裤脚,对记者亮出膝盖处那条长达十几厘米的手术疤痕。那是1983年彭筑庆参加全国男子羽毛球单打比赛时左膝所受的伤。

    那年他23岁。

    “还没看到山顶上的风景,先体会黑夜……生理和心理都需要克服。”彭筑庆眼里闪过一丝黯然。

    退出赛场的彭筑庆,用另一种方式,延展他的羽球之梦,先是回到省队担任教练,1999年开始业余羽毛球培训,2001年办起了当时贵阳第一个羽毛球俱乐部和培训中心。

    彭筑庆(右)与弟子刘政鹏(左)。

   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,羽毛球已经在这座城市茂盛如冠盖,单是羽毛球运动俱乐部就已发展到了30多家。

    这场比赛,彭筑庆带着自己的18岁学生刘政鹏一起参加了男子双打比赛,一老一少经过两天鏖战,顺利拿下冠军。

    彭筑庆当然不是为了冠军来的。吸引他的是少长咸集的羽毛球场,每个人发自内心热爱的笑、汗水、呐喊。

    运动式生活的“青春风暴”

    室内运动场外的零食区。

    业余比赛的魅力,是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选手。比如这场比赛,年龄最大选手与最小选手相差51岁。

    来自双龙县实验中学的13岁学生杨海慎是所有报名参赛选手中最小的,虽然只是“一轮游”,勇气却感染了很多人。

    “青春风暴”是本次赛事的焦点,参赛选手中近三分之二为贵阳在校各年级学生。

    “飒!”在女单比赛赛场,每一个赢球回合都会引起观众高声呐喊。

    “人小能量大。”这是所有看过女单比赛的观众对冠军林玥滢的评价,瘦小的身材却让每一个“杀球”动作都气势十足。

    来自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的20岁大二学生林玥滢,受父母影响,5岁就开始了羽毛球训练,对待每一个回合都极为认真。在2022年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,她还取得了羽毛球混双八强的好成绩。

    “父亲是羽毛球教练,对我要求比较高。”林玥滢笑道。

    林玥滢在赛场上。

    在明德学院,林玥滢还是校羽毛球队的队长,队员和助教身份同时担当。此次比赛中她堪称“劳模”,不仅参加女子单打,还和同校学生李世祥参加了混双比赛,最终混双成绩为第四名。

    在男单赛场,22岁的贵州民族大学大三学生刘涛爆发力十足,每一个高高跃起的“杀球”动作,都能让人感受到“暴力美学”。

    让人想不到的是他接触羽毛球还不到两年时间。

    “一万小时定律。”这是体育界的名言,也是刘涛这两年球技迅速增长的原因,从练羽毛球的第一天起,他每天早中晚都坚持到学校球馆训练,因为有体育生的底子,球技增长突飞猛进。

    “下一次公开赛还举办的话,我会继续报名参加,相信能取得不错的成绩。”刘涛说。

    彭筑庆仿佛从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的身影。“羽毛球要想良性发展,必须要有很好的群众基础,要多培养业余爱好者,青少年是重中之重。”自成立羽毛球俱乐部以来,彭筑庆除了继续培训专业队外,还把羽毛球成人、青少年培训做得有声有色,亲自带的学生就不下2000人,青少年学生在各级赛事中斩获冠军人数也将近百人。

    在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前羽毛球国手眼中,现在是羽毛球更好的时光,也是他更好的时光。

    毕竟,运动不应该成为特殊,而应是生活的习以为常。

  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凯

    编辑 郝梦

    二审 钟俊怡

    三审 赵宏斌

    标签:

    上一篇:

    下一篇:

  • 读图